一、日本首批F-35B正式部署
8月初,日本自卫队正式将首批3架F-35B短距起飞/垂直降落战斗机部署在九州新田原空军基地。这是日本历史上首次拥有第五代舰载机,对自卫队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根据防卫省规划,至2025会计年度,日本将在同一基地部署8架F-35B;未来几年内,日本将总计采购42架F-35B,用于装备两艘出云级“轻型航母”——出云号与加贺号。
与传统航母不同,出云级并未配备弹射器,因此只能搭载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F-35B。这种“闪电II”战机与航母结合后,被称为“闪电航母”。目前,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、意大利的加富尔号以及美国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,都属于这一类。
二、“加贺号”的首次跨国演练
早在2024年10月,“加贺号”便驶向美国圣迭戈外海,展开与美军的F-35B舰载机协同训练。今年8月初,美、英、日三国航母在菲律宾海联合演练。
展开剩余84%值得注意的是,美英的F-35B直接在“加贺号”甲板上起降。这不仅是一次军事演练,更象征着美英日三国海军合作的新高度。
与此同时,“出云号”也在进行第二阶段改装,预计2027年完成后,同样具备全面的F-35B搭载能力。届时,日本将正式拥有“双航母+隐形舰载机”的作战模式,自二战结束后首次重返固定翼航母时代。
三、出云级护卫舰的“航母化”之路
出云级是日本二战后建造的最大型军舰。舰身全长248米,满载排水量达2.7万吨,最高航速可达30节。设计上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右舷舰岛,外形与航母极为相似。
不过在建造时,日本刻意降低了武器系统配置,以“直升机护卫舰”的身份规避宪法与国际压力。但早在设计阶段,日本已为未来改装成航母埋下伏笔——包括双升降机、足以承载F-35B重量的甲板强度。
改装分为两阶段:
第一阶段:加固飞行甲板、优化起降系统; 第二阶段:重构机库、弹药库等内部空间。目前两艘舰已完成第一阶段,第二阶段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。届时可搭载约10至18架F-35B,同时具备两栖作战支援功能。
四、F-35B:唯一的垂直起降五代机
F-35B与空军型F-35A、海军型F-35C的最大不同,在于其短距起飞与垂直降落能力。
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升力系统:
尾喷嘴可向下旋转,产生推力; 机身中部升力风扇提供额外升力; 机翼端导气口可精确控制悬停姿态。因此,F-35B不仅能在航母上操作,还可在简易前沿机场部署,极大提升了灵活性。
不过,垂直起降系统也带来了妥协:燃油与弹仓空间减少,航程缩至约1100海里。但通过空中加油,它依旧能保持远程打击能力。
F-35B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隐身与感知系统。其驾驶舱配备20×8英寸触控大屏,搭载APG-81有源相控阵雷达与EOTS光电瞄准系统,可实时整合战场信息,堪称“空中指挥中枢”。
五、舰载无人机的加入
仅有F-35B并不足以让出云级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航母。其最大短板在于缺乏固定翼舰载预警机,作战半径与态势感知能力受限。
为弥补不足,日本与美企合作探索无人机上舰。2024年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,通用原子公司展示了舰载无人机“骑手5”,具备超过1300公里作战半径,可执行侦察、电子战与远程打击任务。
同时,搭载短距起降套件的MQ-9B无人机、以及短场性能极强的“莫哈维”无人机,也被测试在轻型航母上操作。这些无人机与F-35B协同,将大幅提升日本航母的综合战力。
六、“鱼鹰”与反潜新战法
除了无人机,日本还在探索将MV-22“鱼鹰”倾转旋翼机赋予反潜能力。
2025年夏,美英日三国演习中,美军的鱼鹰机与海鹰直升机协同投放声纳浮标,展现其海上反潜潜力。相比传统直升机,鱼鹰速度快、航程远、载重大,可快速布设反潜网,与海鹰的精确攻击形成互补。
这意味着未来出云级航母或将成为兼具反潜、运输、打击的多功能平台。
七、西南群岛:日本的前沿战线
日本执意推进航母化,还与地缘安全密切相关。
在台湾东北方向分布着与那国岛、石垣岛、宫古岛等西南群岛,距离台湾仅百余公里,是控制宫古海峡、进出太平洋的重要咽喉。
近年来,日本在这些岛屿大力建设军事基地:
部署爱国者导弹与电子作战部队; 扩建机场跑道,以适配F-35战机; 新建港口,便于大型舰艇停靠。此外,日本在九州大分县部署了12式反舰导弹部队,并计划换装射程近1000公里的改良型导弹,几乎可覆盖东海与太平洋关键航道。美军也计划在石垣岛部署配备NSM导弹的远征舰队阻绝系统,进一步强化岛链封锁能力。
八、战略意涵:日本的“再武装”
自二战战败以来,日本在军事上长期受制于“专守防卫”的原则。但面对中国快速扩张的海军力量与频繁的区域活动,日本不得不逐步突破限制。
出云级的航母化改装,F-35B的部署,以及西南群岛防卫体系的构建,意味着日本正在打造一个能够独立遂行区域作战的海空一体化力量。
虽然出云级与加贺号仍无法与美军超级航母相比,但作为“闪电航母”,它们可在台海及西太平洋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更关键的是,它们象征着日本正在突破二战后形成的安全框架,重新走向“航母国家”的道路。
结语
2025年,日本航母化步伐已进入关键阶段。随着F-35B的逐步形成战力、无人机与鱼鹰机的加入,以及西南群岛防御圈的完善,日本自卫队的海空作战能力正发生质变。
这一切不仅是军事装备的升级,更是日本战略身份的转型。未来的亚太安全格局,将因日本的“航母复活”而更加复杂。
发布于:云南省配查信-配查信官网-配资网上炒股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